一個有明確作用的建筑場所,例如舞臺,戲劇院,歌劇院,KTV甚至家庭HIFI聽歌房等,都離不開建學聲學光學和美學的結合。一個優秀的聽音場所,不光要有優秀的建學,聲學,光學設計,還要結合提供優秀的視覺設計的美學,這幾種缺一不可,唇齒相依,密不可分。那么在建筑中又如何結合這幾種學,從而在實際中表現出來。又如何解決這幾種學的沖突,在現實中讓它們完美的有機結合起來呢?
現在由于音箱工程分工不細,很多聲學場所都是由建筑工程的工程師隨自己的個人經驗設計和選材。由于不在自己的專業范疇內,對聲學環境材料的復雜不是很了解,所出來的聲學場所效果可想而知。有些酒吧、KTV雖然聲學器材裝備頂級,裝修也很豪華,但音響效果差強人意。
在廣州市萬昌音響有限公司的案例中有這么一個案例,是建筑學與聲光學非常不匹配的典型例子。
廣州有家裝修很豪華的KTV,裝修用材都是價格非常高昂的大理石和不銹鋼建材,音響系統也是配置了頂級的音響系統。經理理所當然的認為出來的效果一定是非常震撼不凡的。結果事與愿違,不管換過多少樂隊,還是歌手。總感覺音響的效果總是差強人意。最后認識是音響的問題,前后換了多個品牌的音響設備,請專業調音師當場精心調效設置,雖然花費巨大,但效果還是沒得到很好的改善。是音響器材沒維護好?設備搭配協調不夠?都不是。經廣州市萬昌音響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實地評估后,終于找到問題的根源:建聲設計不過關。裝修工程師一味追求奢華的美學設計而忽略了聲場所依賴復雜的聲學環境,采用了大量的大理廠和不銹鋼建材,導致聲音回音太長,令原來的聲音含糊不清。KTV管理人員根據工程師的建議,把令聲音有強反射作用的大理石板和不銹鋼換成吸音板和穿孔板等吸音結構板。成本不高效果立桿見影,問題的根源立馬解決了。在建筑設計中,不光光只考慮美學的設計,還要考慮進聲場的環境設計,在兼顧美學設計中完美提高優化聲學場所,把聲學設備功效發揮得極致,才是優秀的聲學場所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