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音樂是根據原唱者的聲調而定調演奏的,它不可能適應每一個演唱者的噪音條件。
①為了能讓伴奏音樂照顧到每一個演唱者的嗓音特性,調音者應對演唱者的聲音特性有準確的判斷。
②演唱時,先把音調控制放在中間位置,既不提升,也不下降。一曲開始,如果演唱者合得上調,那就不必去調節它;反之,演唱者如感到低音區唱不下去,或者是高音區跟不上來,可根據實際情況將伴奏音調調節到演唱者適應的音區
如何調節好直達聲和混響聲份量的比例
混響聲太多而直達聲份量太少,則會使聲音嚴重失真,就像在浴室、澡堂里聽到的聲音那樣含混不清,即所謂"浴室效應"。
①適當地加大混響聲份量比例,有利于模擬自然混響效果,使聲音動聽,可增加觀眾與聽眾的現場立體感。
②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可將混響調節旋鈕調在中間位置(或小少許),即直達聲份量與混響聲份量比例為1:1。這樣,聲音既不會產生失真,同時亦有一定的混響效果。
音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經驗豐富的人有這樣的體驗,同一對KTV音箱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表現。(面積大小的變化和裝修情況 )
①通常做法:用功放機上的均衡來做修飾(將高低音加強或減弱) 缺點是:建聲造成缺點的頻點與功放均衡的頻點很難做到一致。彌補后的聽覺好象是均衡一些了,但頻響特性不夠平滑,使得層次變差,演唱時自我感覺不滿意。